小米递交上市申请是什么时候的事?

2024-05-15

1. 小米递交上市申请是什么时候的事?

蓝鲸TMT频道5月2日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小米或本周三递交上市申请,最快6月底至7月初挂牌,即6月中旬发售。
报道称,小米料为“同股不同权”新股打头阵,预料集资至少100亿美元(785亿港元),成为今年集资额最大新股,也是2010年友邦(01299)以来最大型新股。

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希望IPO估值达到900-1100亿美元,P/E(市盈率)60倍。
此前有消息指,小米去年预计实现76亿元盈利,利润率6.5%。小米的主营业务包括手机、互联网服务业务、物联网及生活消费产品等。

不久前小米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称硬件业务净利润不超过5%。其对用户承诺,以后每年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如超过,小米将把超过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小米递交上市申请是什么时候的事?

2. 小米已经递交上市了吗?

今天一早,小米已经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招股书,这意味着,距离小米成为港股改革后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已经越来越近了。
一位接近小米 IPO 中介方的人士此前对媒体透露,根据目前获知的消息,小米的估值至少在 700 亿美元左右,上市之后短期内可能会超过 1000 亿美元。
这样一来,小米有望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 IPO,也将成为今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新股。

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公开信中,他提到,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这也揭示了小米公司的主要业务结构。
根据已公布的招股书,小米公司在 2017 年的营业收入达到 1146.2 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为 122.15 亿元,年度亏损 438.9 亿元。

其中,来自智能手机销售的收入为 805.7 亿元,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占比约为 70.3%;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 234.4 亿元,占比约为 20.5%;互联网服务收入为 98.9 亿元,占比约为 8.6%。
而帮助小米在短短八年间从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目前的科技巨无霸新股的,则是小米特有的商业模式。

3. 小米会以什么形式上市?

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在台湾、香港均有布局。对于小米上市进展没有回应。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或于下月在香港申请上市,最快会在6月份至7月份完成上市。而另有消息称,小米的IPO最终也有可能会敲定A+H股两地发行,拟募集资金或在100亿美元。

对此,小米公司方面给出的回应仍是不予置评。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实现A+H上市的难度较大,其存在VIE架构、同股不同权等问题,同时财务指标也达不到A股上市的有关要求。不过,如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加快,小米上市也存在多种可能性。”
据媒体报道,有消息人士称小米IPO最终可能敲定A+H股两地发行。此前,小米上市地点的选择一直在美股和港股之间。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小米市场负责人魏来此前曾透露,小米采用的是VIE架构。业内人士认为,此类公司架构到了公开募股阶段则与国内相关上市规则产生冲突。

所谓VIE结构,即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阿里巴巴、百度都采用VIE架构上市。不过,VIE结构往往会成为高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的障碍。拆解这一结构的方式,需要将中间的层层环节打开,完全拆开重建代价太高。
不过,港交所逐步允许创新型公司采取“双重股权”结构在港交所上市,或让拥有VIE结构的小米有望顺利登陆港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被传出可能在A+H股同时上市的消息后,小米产业链个股也在资本市场引来关注。其中普路通、共达电声等上市公司涨停。而欣旺达、闻泰科技等多家公司表态与小米已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入局小米生态链。

小米会以什么形式上市?

4. 小米什么时候上市

出货周期安排:
小米手机出货时间安排在10月7日开始,届时第一批手机已经全部组装并验收完成。
10月3日开始无意外即发布通知,要求第一批粉丝付款。预发50k部为1-50000名粉丝。第一批手机约为55k部,(预计付款50k人)包含预留队伍及部分团购、礼品及工程机换机、员工内部奖品等。实际送达预订网友数量约45k部,不含粉丝预留位置。未付款的,移到50k到100k排名之前。
一周后,即10月14日开始发布第二批通知,粉丝为50001-89999名,预计出货量为37k台,未付款的,移到100k-150k排名之前。
10月16日完货量约为100k(含未付款余货),按粉丝付款发货。未付款的,移到150k-200k排名之前。
一周后,即10月21日开始发布第三批通知,粉丝为90000-150000名,预计出货量50k台。
10月23日完货量约为160k(含未付款余货),按粉丝付款发货。未付款的,移到200k-250k排名之前。
一周后,即10月28日开始发布第四批通知,粉丝为第160000-250000名,预计出货量80k台。
10月30日完货量约为250k(含未付款余货),按粉丝付款发货。未付款的,移到250k排名之前。
一周之后,即11月4日开始发布最后一批通知,粉丝数为250000至最后的排名,预计出货量为50k台。
11月6日完货量约为300k(含未付款余货),按粉丝付款发货。未付款的,移到300k排名之后,做为开放售卖的预存货入库。
11月中旬完成所有预定名额的发货、收讫、货款入项等行为,并开放售后、取货等板块。同时统计未付款的预定粉丝,并重新给出排名,预留3个月。并承诺享有当天付款隔天发货的权利。
12月正式开放自由订货,并承诺三天内发货。同时预存50k台做为库存,同时按需备货。2012年订货量为1.5million,根据出货量调整备货。

5. 如何评价小米提交上市申请?

早上醒来看到了小米的招股书。
很兴奋,上一次这种兴奋的感觉还是阿里在纽交所上市的时候。跟朋友说起这件事,商量了一下然后打算买几万块。长期持有,不考虑短期。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会回想起许多年前初中那个晚自修的时候,在教室里画着自己所想象的未来的手机。大概就是相信小米,相信智能家居,相信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相信雷军吧。补充一下,评论区有人说小米亏损的事。招股书显示的2017年亏损了400多亿,这只是一个会计问题,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算做了负债,出现的情况就是小米的估值越高负债就会越高,所以这个数字没什么意义。经营收入跟利润都不错,上市一定程度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今年的出货量还会上升。

如何评价小米提交上市申请?

6. 你怎么看小米要上市了?

最近几年,国内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三强BAT以外,诞生了小米、滴滴出行、今日头条、美团点评等小巨头,在这些小巨头中,最受瞩目的可能就是小米了,最近有消息称,小米最快明年上市,估值或达千亿美金,如果真是这样,BAT阵营中又会加入一名真正的巨头,前几年估值才450亿美金的小米,为啥市场对它的肯定能上升到千亿级别呢?
起初,小米用互联网模式杀入手机市场,一时间打的中华酷联找不到北,顺利登上了国产手机第一的宝座,后面华为发力,模仿小米的运营模式,反超小米,OPPO,vivo则凭借线下强大的营销手段,也成功超越小米,特别是在2016年,小米的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正当大家认为小米翻身无望的时候,没想到2017年的小米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又重新回答了国产手机的第一阵营,不光如此,小米的整个生态链也起来了!
如今,如果你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你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城市中,小米之家永远是最为热闹的地方,不光是手机,从笔记本到电视,从电饭煲到扫地机器人,从箱包到运动鞋,你都可以在小米之家买到,而且这些产品都是精心设计打造的,价格不贵品质感却不错,很多人去小米之家并不是买手机,而是去买其它的产品,小米已经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销量前三的成绩,小米之家的坪效比在全球仅次于苹果,可能小米的估值这么高,小米之家的贡献应该是很大的。
小米不光是一件硬件公司,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网已经是中国的第三大电商,从线下到线上,小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新零售,高达千亿美金的估值,是由很多方面撑起来了,不光是手机!
最近雷军表示,小米2025年前不会上市,那么小米会如何发展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7. 小米什么时候递交上市申请了?

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已经传了快半年了,五一假期之前有消息称小米将会在4月30日提交上市申请书,另据报道表示,小米确实已经在5月2日(也就是今天)提交了上市申请,最快6月底就能上市了!

4月30日,港股正式开始支持“同股不同权”模式,而小米正是这类企业的“头排兵”。在今天递交申请书之后,小米最快将会在6月底到7月初之间挂牌上市,这意味着6月就将开始招股。这次小米至少将募集100亿美元的资金,成为今年集资额最大的新股。

在 IPO 完成之后,小米的市值将达到900-1100亿美元,小米最近的一次融资在三年前,当时估值为450亿美元。并且如果这一数字准确无误,那么小米的市值也将超越百度(879亿美元)、京东(534亿美元)、网易(342亿美元)等巨头,成为国内第三大股,仅次于阿里(4605亿美元)和腾讯(4762亿美元)。
具体的数据方面,小米2017年的净利润约为76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仅为6.5%,但是在2018年,小米的预计利润将达到188.31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74%,强劲的增长势头是业界普遍看好小米的主要原因。
从硬件上看,小米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因为他们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台,其中联网设备已超过8500万台,日活设备超过1000万台。
但其实软件(互联网)才是小米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硬件收入占小米总利润的79%(总收入176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来到了68.3%,预计在2019年,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将超过硬件,总收入将超过382亿美元,相比2016年翻了一倍还多。
小米,华人骄傲!
来源,搜狐新闻

小米什么时候递交上市申请了?

8. 小米公司满足上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不上市?

提起“小米上市”,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估值都450亿美元了,毕竟MIUI用户都突破1亿了,好像不上市都对不起各位看官似的。
2014年雷军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小米在未来五年内没有上市计划”,而在去年年底进行的第五轮融资中,小米凭借450亿美元的估值融得11亿美元,这一估值已经达到世界顶尖科技公司的级别,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应是进行IPO的黄金期,但小米的相关负责人却再次出面辟谣称“我们压根儿就没打算上市”,这句话让“小米上市”的前景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福布斯》网站曾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称小米为“全球最富的私人科技公司”,这一称呼的依据也是其超过400亿美元的估值,而在今年1月发送给小米员工的新年邮件中,雷军表示“2014年,小米一共售出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增长135%”,更是骄傲地宣称小米已经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市场份额领先的公司”。
雷军的硬气源自小米在2014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深谙资本之道的他肯定不会满足于“全球最富的私人科技公司”。尽管雷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并不缺钱”,但如果想在2015年继续保持火箭式增长,除了需要加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和积极布局智能生态之外,小米还需要在海外市场上有所作为,而想要完成这几件大事,仅仅依靠现金流和融资明显是不够的,所以IPO应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之道。那么,左右逢源的雷布斯为何迟迟没有走这步棋呢?
1、“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国外科技媒体在报道小米时经常会为其加上“中国版苹果”的定语,对此雷军回应称小米的营收主要来自围绕手机生态系统打造的互联网平台,“手机硬件不挣钱,依靠后期互联网业务和增值服务挣钱”,不管雷总当年的这番话是否适用于如今的小米,但至少明确了小米的定位确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去年披露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2013年小米高达94%的营收源自手机销售,而服务类产品的占比只有区区1%。虽然我们还无从得知2014年的具体数据,但手机硬件无疑仍是小米的核心业务,众所周知,小米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成为中国的诺基亚或摩托罗拉,而是成为“带有谷歌元素的亚马逊”,而目前过于依赖手机的营收结构与这一定位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既然如此,如今的小米可能只是迈出了漫漫长征的第一步,现在进行IPO明显为时尚早。
2、小米生态尚未形成
2014年,在雷军的运筹帷幄下,小米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多个领域,包括地图、影视、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移动安全、新媒体、电商、手游等,有着天使投资人背景的雷军到处跑马圈地,更是雄心勃勃地表示计划在未来的五年时间中投资100家公司来复制小米模式,一副打造小米帝国的架势。
小米在智能生态圈的布局相当积极的,从路由器到电视、从入股美的到推出智能模块,小米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目的也非常明确。在小米Note的发布会上,雷军更是一再强调“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的目标,并且将智能模块和小米智能家庭应用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圈内的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得出来,小米距离真正的“生态系统”还有很长的距离,因为除了手机周边厂商和黄牛之外,如今还没有太多能从小米生态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参与者(如阿里生态中的淘宝大卖家),所以小米目前最多算是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而没有形成真正的生态。那么,整体布局的尚未完成就意味着公司估值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精明的雷军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应该不会冒进启动IPO。
3、无处不在的专利风险
雷军曾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在2015年可能会出现放缓的趋势,而小米将会把今年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和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产品创新姑且不说,单单是国际化这一条路小米就走得格外坎坷,在国内受到高通专利庇护的小米在走出国门之后马上就被专利巨头爱立信给盯上了。
去年年中,小米表示将在印度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开展手机业务。12月,爱立信拉开了与小米的专利大战,首先通过控告小米侵权让德里高级法院下令在当地禁售小米手机,随后经过双方协商,搭载高通芯片的红米1S得以在印度继续销售(每台设备需向印度法院预缴100卢比的押金),但使用联发科芯片的红米Note则遭到全面禁售。爱立信与小米的专利诉讼案将会在今年2月再度开庭,如果小米最终难敌来势汹汹的爱立信,那么未来势必将会遭到更多专利商的围攻。
此外,小米的战略合作伙伴高通已经同意向中国发改委支付60.88亿元的天价罚款来了结为期14个月的反垄断调查,同时调整其在中国的“专利强制交叉授权”策略,这也就意味着小米如果想要继续保留高通这一专利保护伞,就可能需要再额外支出一笔专利费用,这对于依靠“高性价比”来打天下的小米来说无疑会是个不小的负担,试想如果小米因为专利的原因而丧失价格优势,其硬件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而450亿美元的估值和后续融资或也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其没有解决好专利问题之前,应该是不会冒险进行IPO的。
4、对竞争对手的忌惮
一家企业选择上市就意味着其要转变成为公共企业,那么就需要向公众披露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运营信息,这对于对自身业绩数据一直讳莫如深的小米而言将会是件相当艰巨的任务。小米自2011年成立至今,很少在公开场合披露财务和运营数据,近期可查的也只有去年年底小米入股美的时所公布的2013年部分财务数据以及雷军在新年邮件中提到的2014年整体销量和营收,这些数据只能反映小米的整体运营情况,而不能看出各个产品及服务的分类营收,所以自然无法推测小米的战略布局和投资收益。
笔者认为小米之所以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数据,主要原因就是对竞争对手的忌惮。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雷军虽然善于凭借话题和事件进行炒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树敌颇多,包括魅族、华为和乐视在内的多家厂商都与小米有过擦枪走火的时候,国内的大部分手机厂商基本上都紧紧盯着小米的一举一动,就连雷军也慨叹竞争对手对小米的研究已经达到“像素级别”,所以如果小米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选择上市的话,就等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应该算是兵家大忌,雷军自然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